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 > 艺术欣赏

任熊花卉四条屏美术作品

时间:2020-11-24来源:作者: 点击:
  夹竹桃鸡图轴   桃柳双燕图轴   菊石图轴   《紫藤图》轴【任熊花卉四条屏】

  《花卉四条屏》,清,任熊绘,纸本,设色。每幅纵140.7厘米,横32.7厘米。
  这是一组条屏,由《夹竹桃鸡图》、《桃柳双燕图》、《紫藤图》、《菊石图》4幅构成。作品内容取材于自然,风格写实。
  《夹竹桃鸡图》轴,作于清咸丰三年(1853年)画家33岁时,但已属其晚期作品。本幅上无作者款印。夹竹桃枝干秀丽挺拔,花朵盛开正艳,婀娜妩媚,一只山鸡悠闲地在山石上休憩,神态娴静。画面设色淡雅,花与鸡相得益彰。山石轮廓多用中锋,转折明显,墨色变化自然和谐。石面墨色浓淡不一,鸡羽则以大笔点染,夹竹桃花叶色彩鲜亮浓郁,使画面极富整体空间感和层次感。
  《桃柳双燕图》轴,本幅上无作者款印。杨柳青青随风摇曳,桃花几株隐现其中,枝头上两只燕子正欢快地嬉戏。画家巧妙地通过弯曲的柳条和燕子的上下飞舞增加了画面的动感,暗示出轻拂花柳的春风。画面风貌写实,设色明丽,色彩对比柔和,桃花在柳条间若隐若现,成为画面中最明丽的亮点,可见画家在色彩运用上的娴熟技艺。
  《菊石图》轴,本幅自识“癸丑重阳前一日任熊渭长画于不舍”,钤“渭长”朱方印。按“癸丑”为清咸丰三年(1853年),时年画家33岁。此画作于重阳节前一日,以秋色为背景表现了几方湖石与黄紫相间的数株菊花相依的情景。菊花花叶以水墨晕染、墨笔勾筋而成;湖石以淡墨大笔皴擦,浓墨点苔,表现出苍硬的质感。菊石相伴,刚柔相济。画面风貌雅致脱俗,石与花相映成趣,充分地表达了肃杀的秋意,而设色的花瓣却巧妙地调剂了画面的冷寂,黄与绿的色彩使人觉得神清气爽。
  《紫藤图》轴,本幅上无作者款印。一株紫藤轻垂在湖石旁。紫藤作靛蓝设色,明艳动人,秀美高雅,而湖石则以大块水墨渲染而成,不加勾勒,纵横的墨色呈现出南方湖石的润泽之貌。此幅作品的构图于四屏中最为绝妙。天下湖石之美以太湖石为最,而太湖石中则以漏、透、瘦、皱者为绝品,此幅中之湖石正应漏、透之妙。隐于其后的紫藤依稀可见,其若隐若现之美使人浮想联翩。此幅作品为四屏中最精致之作。  条屏与立轴形式类似,只是前者为一组,后者独立存在。有时一条失群的屏也可以轴称之。轴在装裱时加出轴,屏则平轴,以此为别。    任熊(1823—1857年),字渭长,号湘浦,浙江萧山人,寓居上海卖画为生。其受父影响,自幼喜爱绘画,曾从民间塾师学画肖像。后赴各地卖画为生,临摹了杭州孤山圣因寺五代贯休的十六罗汉石刻画像等,画艺日益精深,又在浙西名士周闲和宁波姚燮的家里遍临前代名家的书画佳作,逐渐形成自己兼具传统绘画及民间绘画之长、富有创造性的绘画风格。他的绘画技艺多样,人物、花卉、山水无所不能,工笔、写意兼长。其人物画法学明代画家陈洪绶,线条圆劲,形象夸张,多以历史故事和仕女为题材。其花鸟画工笔重彩与没骨写意兼收并蓄,将民间艺术与文人画的笔墨融为一体,格调清新。所作山水数量不多,但均构思妙异,布局奇巧,笔墨精微,色彩缤纷。他以笔致清逸、画风高古及构思巧妙为画坛所重,与同时代的朱熊、张熊合称“沪上三熊”,又与任薰、任颐、任预并称“海上四任”。    中国画技法之一,属辅助性用笔,为突出形象之用。“渲”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,“染”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,烘托画面形象。    我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。太湖石为产于太湖区域的多孔而玲珑剔透的石头,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常被作为装饰纹样,寓意长寿,亦称寿石。<BR>  <BR>  太湖,在江苏吴县西南,跨江苏、浙江二省,景色优美,湖中小山甚多,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,也是中国文人山水画家经常表现的题材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相关文章

随机推荐

相关高清素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