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称】唐韩干牧马图
【类别】中国古画
【年代】唐代
【文物原属】故宫旧藏
【文物现状】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
【简介】
纵:27.5公分横:34.1公分。形式质材:册页,绢本,设色画。
本幅画一牧马人骑白马,牵一匹黑骏,并辔而行。上有宋徽宗( 1082 -1135 )题字:「韩干真迹,丁亥御笔。」 依徽宗之题,本幅作者应是韩干( 活动於八世纪中叶 ), 是唐玄宗( 712-756 在位 )时期的画马名家。
韩干少年时在一家酒肆中当夥计,有一次,他到王维家中收酒钱,王维正好不在家,韩干等著无聊,便捡起石头在地上画起人马,王维看到了地上的画,发现韩干很绘画天份,於是出钱让他去学画。
韩干最初向曹霸学画马,後来奉召入宫,唐玄宗命他向另一位画马名家陈闳学画,但韩干画出来的马,怎麼看都跟陈闳画得不同,就问他到底是因何缘故?韩干回答说:「臣本来就有很好老师,陛下您马厩里上等好马,都是我的良师!」原来韩干是以真马做为写生的对象,所以他笔下马的神采飞扬,画法逼真写实。
韩干的《牧马图》,生动地表现了骏马的体态神情,准确、简炼,真实。牧马人的形象也威武生动。他的另一幅《照夜白图》,刻划的马四蹄腾骧,仰首嘶鸣,也具有生气勃勃的特点。从画风来看,牧马人两腮胡须,体格高大肥壮,是为胡人相貌;马匹神骏雄健,属来自西域之品种。在造形上,黑白二马健硕丰满,生动逼真,但在线条的描绘上却是细致流畅。
唐代大诗人杜甫《丹青引》,曾间接评论曹霸的弟子韩干画马的技巧。《牧马图》描绘骏马肥硕雄骏马的英姿。图中画黑白二马,一奚官虬髻戴头巾,手执缰缓行。此图线条纤细遒劲,勾出马的健壮体形,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,更示出其神采;人物衣纹疏密有致,结构严谨,用笔沉着,神采生动,纯是从写生中得来。元汤垕《画鉴》说韩干“画马得骨肉停匀法……至于传染,色入兼素”。宋董卣《广川画跋》说;“世传韩干凡作马,必考时日,面方位,然后定形骨毛色。”这些记载从这幅《牧马图》可得见其大概。《牧马图》原为《名绘集珍》册中之一帧,左有宋徽宗赵佶的“韩干真迹,丁亥御笔”题字。
韩幹(706-783前后)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一说蓝田(今属陕西)人,又说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。"少时常为贳酒家送酒,王右丞(维)兄弟未遇,每一贯酒漫游,或常征债于王家,戏画地为人马。右丞精思丹青,奇其意趣,乃岁与钱二万,令学画十余年"(《酉阳杂俎》续集卷五),终于取得了杰出的成就。唐玄宗天宝(742一755)初召入供奉,历官太府寺丞、寿王主簿,《宣和画谱》说他"官至左武卫大将军"。恐不确。
他擅长画肖像、人物、鬼神、花竹、鞍马,尤以鞍马著称,师事曹霸,重视写生,而有自己的创造。唐玄宗曾令韩师陈闳画马。帝怪其不同,因诘之,奏云:’臣自有师,陛下内厩之马,皆臣之师也。’"(《唐朝名画录》)可见,他很注意研究体察生活,决不墨守成规。内厩名马如"玉花骢"、"照夜白"及时岐、薛、宁、申王厩中之骏马等,悉图之,遂为古今独步。杜甫《画马赞》中赞"韩幹画马,笔端有神、骅骝老大,腰廀 清新。"在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又云:"弟子韩或早入室,亦能画马穷殊相。斡唯画肉不画骨,忍使骅骝气凋丧?"道出了韩幹画马的特点:重"画肉",即"肥壮丰满"。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好尚。《宣和画谱》说?quot;所谓斡唯画肉不画骨者,正以脱落展、郑之外,自成一家之妙也。"在韩幹之前,展子虔、郑法士等人所画之马,重画骨,"瘦如蟠螭龙形;而韩幹所画之马,重画肉,亦一变法,"画内不画骨",并非有肉无骨,而是少露筋骨,却肉中有骨。故《图绘宝鉴》卷二说他:"画马得骨肉停匀法"。
韩幹画马作品,北宋御府收藏有52幅,大都为御马形象,其中反映皇帝贵族射猎、游乐等题材的,如《明皇观马图》、《明皇射鹿图》、《五王出游图》、《宁王调马图》等等。